“征遷協調工作做好了,工程施工才能順利進行。”這是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土建4標前期工作部副部長張子渝常說的話。
張子渝自1992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參與了公司船隊、溫州飛云江大橋、云陽彭溪河大橋、溫州梅岙大橋、重慶曾家巖大橋等工程的建設。憑借著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工作精神,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繪就了精彩的篇章,為項目青年員工樹立了榜樣!
工程建設中的征地拆遷涉及方方面面,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性難題。進場初期,張子渝帶頭深入施工現場周邊進行詳細摸排,組織人員認真研究征遷工作方案,辦理相關手續,保存相關資料,關注相關流程,用最大耐心做好群眾的答疑解惑、情緒疏導、矛盾化解等工作,設身處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能遇到這么細心和耐心的征遷人員,真是我的幸運,‘張二娃’來了這么多次,每次都是熱情友好,還耐心給我們解答各種問題,讓我了解到軌道項目建成后的便利,就沖著這樣的人,我也愿意支持他們的征遷工作。”在談及項目征遷協調工作時,項目附近的居民說。隨著打交道的頻次增多,張子渝也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張二娃”。
一句暖心話,一個小細節,為項目征遷協調工作做了最好的詮釋。在推動項目前期征遷工作過程中,他帶領團隊成員針對項目地理位置復雜,管線、設備、設施遷改工程量大等問題,主動靠前服務,對接跟進,加強與相關部門及產權單位溝通,制定最優的遷改及施工方案,為項目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前期征遷工作中,因征遷流程問題遲遲未明確而導致施工難以推進。當時的情況,一邊是時間緊、任務重的項目施工,一邊是難以破解的征拆局勢。面對如此矛盾的處境和不利因素,張子渝沒有退縮,他主動站了出來,帶領團隊認真分析形勢、積極調整思路,想方設法找出破局之策。
在項目剛進場那段時間,張子渝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社區、街道辦、產權單位及政府部門之間往返,并采取各種辦法、多種途徑與社區領導、街道管理人員等溝通協商問題。憑借著耐心細致,他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依靠真誠實干與大家建立了友誼,獲得了尊重,率先解決了問題,提前打開了施工局面。
提起張子渝,渝中燃氣分公司負責征遷的人員不由得贊嘆:“老張這個人,為了項目征遷的事,真是腿都跑細了,人都能瘦兩圈,大家的工作如果都這么干,那么沒有什么事能難得倒。”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項目征遷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為工程施工鋪平了道路。
哪里有困難往哪里去。張子渝進入重慶軌道18號線北延工程項目前期工作部的1000多個日夜里,帶頭“啃”別人啃不下的“硬骨頭”,做的是“難上難”的工作。他既是善打硬仗的“鐵漢子”,更是群眾的“貼心人。”
后續,土建4標將繼續致力于征遷工作推進,確保工程建設如期完成,打造優質工程,為18號線北延工程項目高質量建設貢獻中交力量和智慧,打造好中交軌道品牌。(蔣林涵、劉馨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