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位于華北平原南部。一望無際綿延萬里的大平原上,沒有高山的巍峨嚴峻,卻如同母親的手掌一樣彰顯著中原人的溫柔與寬厚。
斗轉星移,四季輪回。春天里金燦燦的油菜花變成了夏天太陽下風吹過的麥浪,再到秋日豐收的大豆高粱,冬季白雪覆蓋的青青麥田。唯有這片土地,更能撫慰游子之心。站在村后的公路上眺望,總被眼前寬闊自由的平原所打動,以至于離鄉多年的我,現在仍舊想在田地里翻個跟頭打個滾,跟這片土地撒撒嬌。
那是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清晨第一聲雞鳴打破整個村子的寧靜,淡青色的炊煙緩緩地飄向遠處的天空,枝頭上的鳥兒每天排著曲目唱著婉轉的歌兒,掛在樹葉上的露珠在陽光的包圍下晶瑩剔透又格外溫柔。
低頭看看,剛打起的井水里,印著一幅藍天白云。陽光照射的空氣中細小的顆粒,被窗戶分隔成三欄。灶臺間,父親負責燒火,掌勺的母親則被鍋里升起的油煙味嗆得輕咳了一下。匆忙吃完早飯,大人們便開始下地勞作了。午飯后,我便跟著母親去河邊放羊,這是我小時候最討厭的事,小伙伴們在對面小樹林里乘涼玩耍看得我心癢,我卻只能呆呆地坐在河邊看著小羊別亂跑。晚飯后,院子里的月光清澈如水,小時候很怕黑的我看到如此月光也會喜不自勝,興奮地拉起妹妹跳皮筋丟沙包。
農村的生活平淡又踏實,就這樣過了幾年我長大了。十幾歲的我第一次離開家去縣城讀書,對家鄉的小縣城便有了更多了解。我記得校門口的人民路最是繁華的,店里的漂亮衣服是很多女生的夢想;我記得每次放學浩浩蕩蕩的學生隊伍像洪水一樣迅速占領門口各個方向的道路;我記得學校門口的小吃總是很香,羊肉板面的味道總是在最后一節自習課時鉆進我的鼻腔;我記得老城區的那條石條街,光滑油亮的石板路兩旁立著很多小鋪子,他們像縣志一樣記載著曾經的歲月……
再后來,我參加工作了,跨越半個中國一路向南,被沿途的高山湖泊所吸引。我漸漸明白,不同于大平原單一的風景和放眼望去規整的道路,山間蜿蜒盤旋的公路不是為了美觀,而是為了減少行車阻力;浩浩湯湯的江河架起大橋,則是為了讓人們更方便地到達對岸,或者說可以少繞幾十公里路。
現在,我來到了廣澳高速改擴建工程項目工作。廣澳高速是廣州至澳門高速公路,最早的通車段1999年就已通車。而目前的改擴建工程全線長50多公里,是聯系廣州、中山、珠海、澳門的重要運輸通道,二航局承建段長約6公里。
“高速公路已經建好了為什么還要改擴建呢?”母親很是好奇,經常在我們通話的視頻里問。
我告訴母親:“現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聯系更緊密了,原有高速路已經無法滿足需要了。前兩天下大雨,廣澳高速的橫瀝大橋堵得水泄不通,我在附近看著都很是著急。”
“那高速公路怎么改擴建呢?”母親興致勃勃地繼續問。“現在全線總體采用‘兩側整體加寬+左側分離式加寬’的原址改擴建形式,兩側加寬后承載的車輛數將大大增加。”我滿臉認真介紹的樣子讓母親非常欣慰。她感慨道:“我們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你在外面要好好工作,家里都好不用掛念……”
我掛了電話,獨自回想著有關母親和家鄉的一切,高山縱使有著平原無法達到的高度,可她在我心中鋪開的土地永遠是我奮斗向前的堅實力量。南方與中原,相隔千里,但是我們正在做著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正在讓道路更暢通,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此時,雖然家鄉已成遠方,但是遠方何嘗不是夢想實現的地方。
項目部周邊的木棉花開起又落下,片片舒展的綠葉展示著生命的旺盛之態,而此刻我的家鄉,風吹過的金黃麥浪也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王從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