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公布第四屆工程建設企業數字化、工業化、綠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賽結果。本屆工法共計征集2972項,經過形式審查、初審、復賽、決賽級社會公眾投票等環節,最終評選出特等工法10項。其中公司自錨式懸索橋“先纜后梁”施工工法獲評特等工法。
工程建設企業數字化、工業化、綠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賽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組織開展,旨在推動工程建設行業的技術創新與進步,鼓勵企業將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高效的工業化手段以及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到工程建設的每個環節當中,引領工程建設行業朝著更加智能、高效、環保的方向發展,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自今年2月第二屆大賽開賽以來,行業企業廣泛參與。
自錨式懸索橋“先纜后梁”施工工法以公司承建的廣東東莞沙田大橋工程為依托而形成。沙田大橋是跨越東江南支流、連接沙田鎮與坭洲島的重要通道,也是東莞市重要橋梁工程和城市景觀工程,總長2.9公里,為五跨雙塔鋼箱梁自錨式懸索橋,主跨320米。
大橋采用“先纜后梁”施工工藝,解決了傳統工藝搭設支架、架設主梁而影響航道通行的難題。項目團隊結合大橋邊跨區、橋塔區和中跨區情況,創新采用浮吊吊裝上支架后滑移、浮吊直接吊裝、倒提升三種吊裝工藝。“先纜后梁”施工工藝經評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桂林、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