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經過連續10小時奮戰,廣東獅子洋通道T8合同段首根樁基順利澆筑完成,這也是獅子洋通道全線完成的首根樁基,吹響項目建設沖鋒號。
獅子洋通道是珠江口首條雙層過江通道,起于廣州市南沙區大崗鎮,終于東莞市虎門鎮,上游距南沙大橋約3.6公里,下游距虎門大橋約8公里,西側對接廣中江高速,東側對接常虎高速,全長約35公里,其中過江段采用雙層橋梁,長約12.5公里。控制性工程獅子洋大橋采用主跨2180米的雙層鋼桁懸索橋,主塔高338.9米,上下雙層高速共計16車道,行車時速100公里。大橋錨碇基礎圓形地連墻外徑達130米,單根主纜長約3832米、直徑近1.5米,建成后將創造“主跨跨徑、車道數量、主塔塔高、錨碇基礎、主纜規模”5項世界第一。
中交二航局承建獅子洋通道T8標段,全長約1.68公里,主要施工內容為獅子洋大橋主橋西塔(不含鋼殼制造、運輸及現場連接、涂裝),西側主散索鞍、鋼桁梁安裝、上游側主纜架設、上游側索夾及吊索安裝,西高墩區引橋下部結構和鋼桁梁、橋面板安裝等。
本次澆筑的樁基為獅子洋大橋西塔主墩WZ-1樁基,樁徑3米、樁長70米,澆筑混凝土量540立方米。西主塔共66根樁基,平均入巖深度達22米。大直徑嵌巖樁施工技術難度大,質量控制要求高,項目團隊明確工序,優化方案,細化職責,實現對生產、質量、安全等方面全方位把控;針對樁基成孔后泥巖地層遇水易軟化等問題,通過優化鋼筋籠下放時間、優化水下混凝土配比,確保樁基無塌孔、縮頸現象,同時運用智能鋼筋籠加工設備、樁基信息化施工平臺,將旋挖鉆、智能裝置關鍵數據集成與分析,保障了樁基成孔、澆筑質量。
獅子洋通道是橫向串聯粵港澳大灣區三大都市圈、輻射東西兩翼的東西向干線通道、國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對完善珠江東西兩岸路網結構、緩解珠江口過江通道交通壓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起到重要作用。(二公司 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