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通過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港澳辦組織的竣工驗收??⒐を炇瘴瘑T會評價認為,大橋主體工程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工程質量等級和綜合評價等級均為優良,打造了一座“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為超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門,全長55公里,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大橋主體工程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工程全長29.6公里,采用橋、島、隧組合,其中22.9公里為橋梁,6.7公里為海底沉管隧道。
中交二航局是中國橋梁建設“夢之隊”。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二航局項目團隊先后擔綱了世界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沉管預制工廠建設,沉管足尺模型試驗,16節80000噸超級沉管預制,隧道最終接頭鋼結構制造,高流動性混凝土澆筑,沉管隧道基礎灌漿,隧道附屬設施施工,清水混凝土構件預制安裝,西人工島非通航孔橋施工等關鍵任務。
海底隧道工程是港珠澳大橋建設關鍵環節。海底隧道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最終接頭段組成。每節標準沉管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單個管節重約80000噸,最大沉放水深超過45米,是世界體量最大、埋度最深的沉管,號稱“沉管航母”。建設者秉承“每一節都是第一節”的質量理念,精心澆筑“沉管航母”,創造了澆筑百萬方混凝土無一裂縫、安全生產2203天無一事故、關鍵設備無一故障的工程奇跡,創造沉管隧道建設領域的“中國速度”和“中國標準”,為實現中國從沉管隧道“小國”向沉管隧道“大國”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助力。
港珠澳大橋于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2017年7月7日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10月24日9時正式通車運營。其建成通車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提升了香港與珠三角西部地區之間的通行效率,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人員往來和貿易通道。港珠澳大橋還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標志著我國隧島橋設計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