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中交二航局主辦的“交筑·超級工程”暨“沿著長江看二航”媒體行活動走進重慶,在位于大渡口區的茄子溪城市更新項目部舉行重慶站啟動儀式。
來自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日報、湖北日報、華龍網等21家媒體的32名記者和網絡達人走進施工現場,感受“二航造”風采。中交二航局企業文化部總經理李成出席活動并講話,二公司相關分管領導、重慶在建項目代表、新聞宣傳工作人員等參加活動。
李成表示,二航局作為“飲長江水”成長起來的國之央企,有信心也有決心,把重慶建功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宣傳好,把央企在踐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經驗做法總結好,把長江歷史文化、重慶山水文化的軟實力與交通強國、美麗中國建設的硬實力結合好,為長江沿線區域經濟發展吹響沖鋒號角,唱響勝利贊歌。
媒體代表就如何開展好長江經濟帶建設新聞宣傳工作、更好展示二航企業形象進行了發言。
重慶日報經濟新聞部副主任曾立說:“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中交二航局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中在重慶建設了很多工程,還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沿著長江看二航”這個活動策劃得特別好,既緊扣了中央中心工作和國家戰略,又抓住了讀者受眾的興趣點。重慶作為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是扼守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最后一道關口,生態地位突出。作為重慶市委機關報,重慶日報一直關注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本次中交二航局組織開展的重慶采訪活動,我們將全程參與,把二航的形象宣傳好!”
科技日報湖北站站長吳純新表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可以說二航局在智能建造的創新主體中成為了先鋒,后期將運用全面的手段聚焦二航局建設成果,全力做好報道,繼續挖掘科技二航的“絕活”,逐步講好二航人的好故事!
啟動儀式介紹了中交二航局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做出的貢獻,展示了重慶代表性項目亮點,發布了中交二航局在重慶承建工程風采短片《我們在重慶》。
“交筑·超級工程”暨“沿著長江看二航”媒體行活動以“十年·回眸長江經濟帶”為主題,旨在通過邀請媒體記者走訪長江沿線重點工程,總結長江經濟帶發展成就,全面展示央企在助力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擔當與風采,營造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濃厚輿論氛圍。該活動于11月8日在武漢啟動,此次走訪的是川渝、江蘇等地,重慶和四川是此系列活動的第二站。
啟動儀式后,媒體記者走進中交二航局參建的茄子溪城市更新項目施工現場參觀采訪。茄子溪城市更新項目將對重慶茄子溪港升級改造,打造以“音樂、藝術、醫養、交通、科研、消費”為核心,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無邊界未來社區。項目毗鄰的白居寺長江大橋也由中交二航局投資建設,并于2022年1月24日建成通車。
1964年,中交二航局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揮師入川,扎根重慶,近60年來為重慶建設了朝天門長江大橋等17座橋梁工程,果園港、忠縣新生港等50多項水工工程、30余項公路工程和近百項市政工程。
本次行程為期2天,行程涉及重慶和四川,媒體記者們走訪打卡重慶千廝門嘉陵江大橋、白居寺長江大橋等橋梁,還走進建設中的重慶寸灘國際郵輪母港、璧山西部(國際)數字經濟產業園、重慶空港新城和四川省瀘州市榕山長江大橋等項目,實地體驗項目現場實況,對建設者進行深入采訪,挖掘項目建設故事。
本次媒體行活動還邀請了網絡達人走進工程項目現場,感受中交二航局承建工程的獨特魅力和建設背后的故事。他們紛紛為“二航造”和二航建設者點贊,感嘆中國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網絡達人曾嘉懿是一名旅游博主,她感慨道:“這次來到重慶,我們跟隨著中交的步伐參觀了很多大橋,我們對大橋的印象也就更加的直觀。包括這次來到瀘州看榕山長江大橋的建設,更是理解了建設背后的辛酸和不容易。如果我們僅僅是踏上了這座橋看到它建成的樣子,很難理解到建設過程中要克服那么多的困難。”
網絡達人拉窮吉巴說:“以前2018年之前我老家沒有通路,距離我老家最近的那個鎮里面,是走路兩天去的。現在我老家路通了,到這個鎮里面應該開車1個小時就到了。現在我老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游客也越來越多。我們中國的建設越來越好,我老家西藏的有些不方便的地方,路也越來越多,橋也越來越多。希望我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好!”(杜才良、龔俊臣、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