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隨著最后一方承臺鋼套箱封底混凝土澆筑完成,廈金大橋(廈門段)劉五店航道橋西主塔全面邁入承臺施工階段,為橋梁后續上部結構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廈金大橋(廈門段)項目起于廈門市思明區香山游艇會附近,終點設互通接入翔安新機場,全線長19.62公里。劉五店航道橋是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全長1948米,兩座主塔高178.1米,主跨928米,是福建省內最大跨徑橋梁,也是福建省首座全離岸式海中懸索橋。
劉五店航道橋有東、西兩個主塔,本次封底的西主塔承臺鋼套箱為啞鈴型雙壁結構,整體高11.7米、長105.8米、寬47米。在海上橋梁建設中,封底是承臺施工的關鍵工序之一,主要作用是為后續承臺施工提供干作業環境,即通過在鋼套箱底部澆筑混凝土,將套箱與樁基間的縫隙封堵,形成一道堅固的防滲屏障,阻止海水滲入施工區域。為確保封底效果,項目團隊在本次施工中精心設計并嚴格把控混凝土厚度,采用3.5米厚封底結構(其中水下封底3米,調平層0.5米)。水下封底層有效阻隔海水滲透,形成穩定的封閉空間,而調平層則精準調整基底標高,確保承臺施工面平整堅實,從而為后續混凝土澆筑和結構施工提供安全、穩定、無水的干作業環境。
為確保封底施工質量,項目團隊科學優化施工方案,將封底混凝土分為3個獨立隔倉分倉澆筑,封底混凝土澆筑量左幅為3071立方米、系梁607立方米、右幅3038立方米,總計澆筑6716立方米混凝土,最終澆筑誤差控制在5厘米以內。
在封底混凝土施工前,項目團隊需對底板進行精準封堵,確保施工過程嚴密防滲。封堵采用抱箍結構,提前在廠內預制,通過螺栓將抱箍臨時固定在底板上,并分4塊與鋼護筒連接。抱箍、底板與鋼護筒之間采用橡膠條進行止水處理,進一步增強密封性能。抱箍安裝后,施工人員使用袋裝C30水泥對局部縫隙進行堆碼封堵,并由潛水員下水摸排檢查,確保封堵嚴密無漏。封堵完成后,按照左幅、系梁、右幅順序依次進行混凝土澆筑,確保了封底施工平穩順利完成。
西主塔鋼套箱封底施工的完成,為后續主塔承臺及塔柱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接下來,項目團隊將繼續高標準推進主塔承臺施工,確保工程進度與質量“雙過硬”。
廈金大橋(廈門段)作為落實“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廈金大橋(廈門段)是構建廈金“同城生活圈”的先手棋。項目全線建成通車后,將與翔安機場、廈金航線共同構建起對臺海陸空立體交通新格局,對福建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具有重要意義。(彭仕洲、席婷婷)